一、維修、加固路肩及邊坡。
(1)路肩是保證路基路面有整體穩定性和排除路面水的重要結構,路肩的養護直接關系到路肩的養護,維修與加固,養護工作中路肩要求做到橫坡適度,(橫坡度比路面拱度大1%~2%)邊緣順直;表面平整清潔、無雜物;保持無車轍、坑槽、隆起、沉陷及缺口;邊坡要求做到穩定,平順無沖溝,尺寸合乎規定。此外,路肩和邊坡應與環境協調,并盡可能使之美觀。
(2)疏通、改善、鋪砌排水系統。
對邊溝、截水溝、排水溝以及暗溝(管)等排水設施,應及時排除堵塞,疏導水流,使其做到無高草、無於塞;縱坡適度,水流暢通;進出口良好等,并結合地形、土質、流速等情況,綜合考慮鋪砌加固。
(3)維護、修理各種構造物及管理保護好公路兩旁用地。
公路兩旁的沿線防護構造包括護坡、護面墻、石籠、植樹、鋪草皮、以及各類型的擋土墻等,要求保證這些構造物完整無損,發揮其對路基的防護與加固的作用。
(4)觀察、預防、處理滑坡、翻漿、泥石流,崩塌、塌方及其他路基病害,及時檢查各種路基險情并填報水毀報告,對翻漿等損壞路段應及時治理盡快恢復,盡量縮短阻車時間。
(5)有計劃地局部加寬,加高路基,改善急彎、陡坡和視距,逐步提高其技術標準。
二、路面養護
路面在使用過程中,直接經受行車和各種自然因素的作用,較易遭受破壞,各類病害也較多。在此***對瀝青路面及水泥路面常見的病害及日常養護要求作些闡述:
(1)瀝青路面:
主要有龜裂,塊狀裂縫、縱向裂縫、橫向裂縫、坑槽、松散、沉陷、車轍、波浪擁抱、泛油等。對這些病害,可視具體情況采用封面、罩面、翻修,補強及加寬等不同的方法進行處治。在日常的養護中要求做到保持路面平整,路拱適應,線條順直,路容整潔,排水良好;發現路面初期病害須及早處治;嚴禁各類履帶車在未采取保護路面措施時在路面上直接行駛。各類的病害及處治方法可參閱交通部頻發的《公路養護技術規范》和《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實施,此處不贅述。
(2)水泥路面:
導致水泥路面破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為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兩大類。主觀原因有:結構設計不合理、現場施工不規范、材料選擇不標準和養護管理不及時等??陀^原因有:車輛荷載作用和氣候環境變化等。在造成路面破壞的眾多因素中,客觀因素是人為難以改變的,而主觀因素中的前三項都是在水泥路面建成之前發生的,控制起來也相對較為困難。只有養護管理發生在水泥路面建成以后,是對惡化的水泥路面使用性能的緩解和使用壽命的延長,是我們比較容易控制的。通過合理的維修養護工作,能夠有效的將水泥路面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服務水平上,并延長其使用年限。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護維修措施具體分為預防性養護、矯正性養護、路面大中修和路面改善等幾個方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養護良好的情況下,使用年限比其他路面長。但一旦開始損壞,有時損壞發展很快。因此,須做好預防性、經常性養護,發現缺陷,弄清原因,及時采取維修措施,以保持路面的完好。
水泥混凝土路面日常性養護工作,主要是清掃路面上的砂、石和其他堆積物;整修路肩,整理路容;開通邊溝,排除積水;面板接縫填料的修補,防止和減少混凝土面板的損壞?!?/p>
1.路面要經常清掃,保持清潔。尤其丟棄在路上的石料、金屬等硬質物應隨時掃除,以免行使在路面上的車輪碾壓、摩擦路面而引起破損。
2.混凝土路面的在接縫處,混凝土面板的伸縮縫是路面及縱縫等縫隙是路面使用質量的薄弱環節,要十分重視接縫養護。灌縫材料通常采用聚氯乙烯膠泥或瀝青橡膠等,應經常填滿接縫,夏季被擠出的多余填縫料要及時鏟除。填縫料與路面齊平,以保持接縫的完好,表面平順。
3.高路肩土或路肩草應經常削,以防路肩積水,一般每季度應削一次。
4.兩側邊溝應及時疏通,特別是暴雨之后,山區公路更應注意,否則,容易泡軟基礎或沖毀路基邊坡。
三、橋梁養護
橋梁是確保公路暢通的咽喉,為了保證橋梁經常處于完好的技術狀態,延長其使用年限,滿足承載能力和通行能力要求,須對橋梁進行養護、維修及加固。橋梁養護的工作內容很多,但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通過檢查與檢驗,系統地掌握橋梁技術狀況,較早地發現缺陷,損壞等異常情況,提出養護措施,保證行車安.全,延長使用壽命。
(2)掌握交通狀況,取締橋梁不正當使用及非法占用,嚴格管理超載車,特種車過橋,須通過時應采取防護,加固措施,以免橋梁損壞。
(3)對可能發生臺風、暴雨、洪水危害的橋,應作好各種應急措施,特大橋應設護橋機構。
(4)對橋梁各部分經常保養,對檢查發現的缺陷,損壞處進行及時的維修,對檢查不能維持原設計載重等級要求者,應有計劃地進行維修加固。
(5)建立和健全完整的橋梁技術檔案。
四、涵洞的養護
涵洞是橫穿路堤的小型人工構造物,其主要作用為排泄水流,也可作為人、畜、車輛的通道等,在公路上極為普遍,且數量很大。因此,須認真做好涵洞的養護工作,使其經常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以保證公路暢通無阻。在涵洞的日常養護中應保證涵洞的洞身、洞底、進出水口,護坡和填土完好,清潔、不漏水,經常處于完好狀態,使水流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順暢通過洞口,排到適當地點。這就要求養護人員須認真進行經常的和定期的技術檢查,對于發現的病害和隱患應分析其產生的原因,采取適當的工程技術措施,及時處治,并提高涵洞的使用質量和抗災能力。
五、公路沿線設施養護
公路沿線設施是公路的組成部分。它關系著行車、行人的安.全和交通的暢通,因此須對其加強經常性的維修保養和管理,及時修復或更換損壞部分,以滿足公路的各種功能要求。其養護要點是經常進行公路巡視,檢查標志是否缺損,安.全設施是否損壞,標線是否完整等。一旦發現有損壞時,應馬上修復,為能使修復工作能及時,應預先制作或購足有關應急部件,以隨時供用。
六、公路綠化
公路綠化是公路建設和養護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它具有利于路基的穩定,防止雨水沖刷;保護路面調節溫度和濕度;豐富道路兩側景觀,有利于司機、乘客的身心健康,防止公路環境污染等方面的好處。因此,對該項工作要列入領導的議事日程,加強領導,做到“栽、管、護”密切結合,一抓到底,保證工作順利實施。在實施綠化時,應根據公路綠化的季節性、區域性和群眾性的特點,做到點、線、面結合,發展,各具特色。在山區,應發展具有防護效能的綠化工程,如防護林帶、灌木,草皮護坡等,以固土防坍。在平原區,應配合農田園林化的總體要求,一般栽植防護木帶,以消除風、沙、水等危害。對屬旅游區域的路段,應以美化為主,營造風景林帶,如常綠樹、灌木、花卉綠樹等。